他擁有民商法博士的高學歷,卻甘願留在並不發達的家鄉,成為一名“鄉土律師”。如今,許多奉新人都能脫口叫出他的名字,不僅僅因為他是群眾維權的貼心人,也源自他對法律公正的孜孜追求
  法制網記者 黃輝
  身著筆挺的中山裝,頗顯儒雅之風,眉宇之間透出堅韌和剛毅。這是《法制日報》記者初見許建國的第一印象。兩個小時面對面採訪後,崇敬、信仰法律,扎根鄉土服務百姓的許建國,展現在記者面前。
  1956年出生的許建國是江西智泉律師事務所律師,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研究生班畢業。同學們紛紛遠走高飛實現夢想之時,許建國選擇留在家鄉——江西省奉新縣,成為一名"鄉土律師",與農民結下不解之緣。
  奉新是一個僅有31萬人口的傳統農業縣,轄區18個鄉鎮(場)山區、丘陵過半。生活在山區的農民往返城裡辦事極不方便,特別是一些生活貧困的老人,幾年都難得進一次城。而在山區,因山林權屬、宅基地、婚姻家庭、交通事故等引發的糾紛,時有發生。
  "怎樣讓偏遠地區群眾有困難時,也能得到及時的法律幫助?"許建國告訴記者,看到有的山區農民為了一起糾紛遠道而來卻找不到律師時,他決定改變以往在律師事務所坐等群眾上門的做法,主動下鄉將法律服務送到農村,將律師事務所搬到群眾家門口。
  2006年起,許建國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先後與奉新縣澡溪鄉、宋埠鎮、東墾場、羅市鎮等鄉鎮政府,簽訂常年法律顧問協議,定時(每月上門1天至兩天)、定點(在固定場所服務)、定人(指定專職律師)服務,為群眾開通免費電話(律師全天候免費咨詢解答),及時向當地黨政部門報告有關糾紛動態。
  就在那一年,某鄉政府決定改造政府辦公室旁邊的危房。部分村民以該房原系祖宗祠堂為由,極力抵制、阻撓鄉政府拆遷改造,併在群眾中擴大事態、煽動情緒。作為鄉政府法律顧問,許建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認為,該房產權幾易其主,現在已屬公產(有房屋產權證為憑),依照法律規定,村民們無權向鄉政府主張權利,更不能無端抵制、阻撓改造。
  當時,物權法尚未出台,許建國憑藉自己扎實的物權理論功底以及對其他相關法律的瞭解,與當地鄉鎮幹部一同找到村幹部和有威望的村民,反覆說理勸解。經過他們的大量工作後,村民們非常信服地放棄原有主張,拆遷改造得以順利進行。
  時年60多歲的羅市鎮農婦章進妹,進城做保姆照顧某老人很遂老人心意,後二人結為夫妻,卻惹怒了老人的所有子女。婚後半年多,老人去世。因為遺產問題,章進妹與老人的兒孫發生激烈衝突,但她身單力薄、無人相助。許建國為她提供法律援助,反覆勸解、安慰章進妹,還兩次驅車前往兩百多公裡外的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瞭解情況。最後,法院判決支持了章進妹,有效維護了老人的合法權益。
  如今,許多奉新人都能脫口叫出許建國的名字,不僅僅因為他是群眾維權的貼心人,也源自他對法律公正的孜孜追求。
  浙江移民蔡菊燕隨父母落戶奉新縣羅市鎮。2008年,她在南昌市某飲食店打工時,食客樂某吃完飯不給錢,要求蔡菊燕到其家去取。途中二人發生糾紛,樂某酒後騎車不穩倒地受傷,後因搶救無效死亡,蔡菊燕被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,獲判有期徒刑一年。
  蔡菊燕不服提起上訴,上訴請求被駁回。刑滿釋放後,蔡菊燕仍不服,找到許建國要求維權。許建國反覆推敲案件材料,以蔡菊燕案再審辯護人身份出庭為其作無罪辯護。
  "此次無罪辯護,與其他辯護律師的工作方法有所不同。"許建國向記者解釋說,庭審中,他重在分析證據、運用證據;重在向法官闡明律師對法律的理解與適用;重在強調刑法理論對辦案的指導意義。
  最終,再審法院採納許建國的意見,蔡菊燕被判無罪,久違的笑臉重回蔡菊燕臉上。
  法制網南昌5月18日電  (原標題:許建國:50後博士律師扎根鄉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f21gfevq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